学员心声

东北大学(总第四期)中层干部赴延安培训班——学员心得(二)

日期:2019-11-05

浏览次数:

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使命  做好监督工作

——赴延安学习接受教育心得体会

作者:党校第四期中层干部培训班第四组学员  边久民

延安是共产党人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是一个出思想、出经验、出人才、出精神的地方。非常感谢学校党校举行这次培训,使我能够参加东北大学第四期中层干部延安培训班,能够身临宝塔山、漫步延河边,感受并聆听延安精神,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更加坚定了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扎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一、理论学习——系统了解延安精神

此次共安排了三次理论教学,授课教师都是经验丰富、著作等身的教授,讲述的内容分别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新时代价值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些丰富的授课内容,涵盖了党九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既有革命传统,又有新时代精神;既有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也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

通过授课,使我对党中央在延安所取得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教授谭虎娃的讲授,我认识到: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历史转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制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十三年,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积累了局部执政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和人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党中央延安十三年取得了以下历史成就: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创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全面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这些历史成就或辉煌功业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通过授课,使我对延安精神尤其是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有了更全面的理性认知。通过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原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王家坪分院院长雷万青的讲述,我认识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价值体系,是对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精神风貌的总概括。延安精神在延安时期是以其原生形态存在,主要包括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张思德精神、劳模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当年党中央大力倡导和弘扬的精神风范,是延安精神的本源。如果离开这些精神来谈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会缺乏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延安精神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既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党中央阶级品质和党性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斗争中展示的勇气和品质。总之,延安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四大显著特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倡导、培育、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机结合,既体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性质、宗旨,又富有广泛人民性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这种精神作为一种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是贯穿于党的理论与思想的精神气质,是内化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抗日战争时空环境下汇流的中国精神。

二、现场教学——触摸感受革命圣地

来到宝塔山下、延河之畔,近距离感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百感交集、备受鼓舞,现场倾听老师的授课,使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这是我对此次培训中现场教学的切身感受。

在延安,我们来到了南泥湾,现场聆听惊天地泣鬼神的南泥湾精神;我们来到了张思德同志烧炭的地方,聆听伟大战士张思德精神,还有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化身——白求恩精神。还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劳模精神、知青精神。在延安的日日夜夜,感受伟大精神带来的震撼。

我们来到梁家河,习近平主席下乡的地方。在习主席居住过的窑洞前,在习主席建设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旁,在习主席创办的供销社里,我深深感受了习近平主席的人民情怀。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习主席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练自己,把自己锻造成了一个伟大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梁家河村史馆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书院,看着梁家河作为中国农村的缩影,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品味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作为共产党员,真的为我们党感到自豪,感到自身使命光荣而重大。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领导中国革命由小变大、不断走向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崭新纪元,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无穷力量,无愧于民族之魂。

三、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有的老师讲到:“今天要不要传承延安精神?”“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是否传承延安精神,答案是肯定的。延安精神是我们的精神力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传承伟大的延安精神。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刻解读,更好地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党的当前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更好地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弘扬延安精神,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仰的力量,努力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的模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上。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则是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原动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此,要做到“心中有党、信念坚定”。就是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用信仰塑造灵魂,解决好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的原则等问题。就是要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人民忠于党,无条件地服从组织,无怨无悔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党性原则,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准绳,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每个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就是要求每一位党员要坚守党性原则、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坚持党性原则要强化党的观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党的事业第一。坚持党性原则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和发展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不断在实践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坚持党性原则要自觉防腐拒变,要按照《条例》和《准则》的要求,全面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常修为政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守住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底线。

我们的党在延安时期就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廉洁政治,防范腐败侵蚀政权肌体。我的耳边至今回响着毛泽东同志当时对黄克功案件的论述:“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更无以教育一个普通人。”主席谆谆话语,彰显着我们党对惩治违纪党员的一贯决心,这也是保证我们的党始终保持健康肌体的关键和根本。

坚持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延安精神,就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和源泉,彰显了纪检工作不忘初心的理想追求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首先要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政治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延安精神落实到纪检监察具体工作中。定位工作、越位思考,密切配合领导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常做常新、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和纪委办[监察室]全体同志一道,不断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追求真理的力量,努力成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模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科学方法。在当前,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做到“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体现格局,担当才能作为,担当成就事业。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 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弘扬延安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2018年是学校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期全校师生的共同任务。延安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是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政治瑰宝。“双一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唯有实事求是,才能认清我们的现状,才能客观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加快我们的发展,才能在发展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双一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踯躅不前,必须弘扬新时期的延安精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脚踏实地,共谋发展,实现东大人的“双一流”目标。

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力量,努力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服务群众、赢得群众,是延安时期的基本经验。为此,要做到“心中有民,服务群众”。就是要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决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等问题,永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这种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强大凝聚力。

在当今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我们全校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初心,不能忘记我们爱校爱国这个立校之本,努力奋斗,加快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联系自身,纪检监察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全校师生。我将秉承延安精神,全心全意投身为广大师生服务、做好学校和师生根本利益的维护工作,同时,履行好监督职责,与违纪行为积极斗争,配合领导惩治违纪党员,积极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防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习延安精神永无止境。延安精神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我将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将延安之行作为新的出发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立足岗位,努力奉献,开拓创新,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教育部延安大学基地   联系电话:0911-2331633   0911-2331648   0911-2331615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圣地路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