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声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学员心得

日期:2018-03-27

浏览次数:


  三天学习生活短暂而又充实,在这三天里,我们参观了梁家河知青旧居,张思德讲话台、中央办公厅枣园旧址,以及杨家岭与宝塔山,并且在枣园参观结束后,来自人文学院及人居学院的我们作为博士生代表组织了一场生动热烈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阐发自己的所感所闻,所思所学,在这个过程中,我同样被革命圣地延安的精神与气氛所感染,同样有许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延安研学活动让我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认识,现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带来的是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百姓责任感与参与感下降。而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枣园故居内毛主席、周总理简陋的居住与生活环境,砖房内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盆,仅此而已,但照片中革命先烈们的脸上满是自信与失意;我看到了梁家河生活环境的恶劣,山大沟深,连吃水照明都成问题,可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却十六岁就插队于此,一干就是七年。时至今日仍时常提起这段宝贵时光对他的锻炼;我听到了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先生在北美医学界成就斐然生活优渥,可他为了一个自己从未踏足过的国家和其上的人民,放弃一切义无反顾地奉献一切,拯救了无数自己基本叫不上名字的生命。最后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所听闻的一切让我有了深深的思考,物质与精神相比,究竟应该怎样对比与思考,经过教授们的对比与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我心中有了大概的模糊想法。人活着不能仅仅关注一粥一饭,还应当有情怀,有理想,现今物质相对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声色犬马,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耕耘与播种。人应当有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家国情怀抱负。人生在世,所思所想的终极目标应当是让自己的生命留下些许痕迹,为社会和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贡献,这才是让生命彰显价值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并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中实现这一目标。在人生的最后回首望时,哪怕只做了微小的贡献,那也可以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至少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做为一个普通的博士研究生,普通的交大学子,这次研学互动的收获也能对自己的科研生活及人生价值观有积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桥打坝,修建起第一座沼气池,这正是对动脑解决实际问题最生动的实例详释。科研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困难,这时就应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巧思劲头与奋斗精神,想办法动脑子努力攻克科学难题,而这些天看到的老一辈领导人身上的乐观坚韧、吃苦奉献的精神,也正是我们繁重的科研生涯与人生长路最好的参照。未来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与难题,甚至巨大打击,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努力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实现理想。

  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和平年代,我们与战争和生死距离很远,也许无法真正做到上阵杀敌为国效命。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忘记那些硝烟中的历史,不要忘记那些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要忘记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对我们人格与灵魂的滋养。这些中华民族绵长坚韧的精神力量正是我民族繁衍数千年所凭借的伟大精神财富,他们有生命力,他们值得被后世一直传颂下去。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将这些精神作为自己内心的不竭动力,共同努力书写这个民族与国家的美好明天!


版权所有 教育部延安大学基地   联系电话:0911-2331633   0911-2331648   0911-2331615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圣地路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