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声

辉煌历史,时代力量

日期:2015-03-20

浏览次数:

                                 十四期张店区“千名干部培训”第七组    李慧芳


 

延安辉煌的历史和伟大的精神令我感动且永远难忘,我从中倍受精神洗礼和深切思考并获得无穷力量。    

一、神秘的红色窑洞——寻根之旅      

延安最醒目的建筑是窑洞,它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简陋的居所。世代以来,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有利地形凿洞而居,祖祖辈辈生活在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里。然而,窑洞是红色的,是中国革命的见证,是中国革命时期的形象教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宝塔山下,在延河之滨,在杨家岭和枣园,那些土窑洞,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长征结束后,山上的普通窑洞里,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如讲解员所说的,“延安的窑洞用宽阔的胸怀容纳了革命的一大批精英。毛主席的大量经典著作都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完成的,并收入《毛泽东选集》。当年毛主席的窑洞的灯光,照亮了人民的道路”。在杨家岭的半山处,毛泽东的旧居是五孔土窑,毛泽东和美国记者斯特朗畅谈,并发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如今,“窑洞”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与红色窑洞零距离,领袖们仿佛并没有走远。    

据悉,2013年夏季的持续性暴雨使部分红色旅游景点遭受损害,敲响了窑洞安全的警钟。愿那些窑洞尽快回复,愿我们的精神家园永远安好!红色窑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二、伟大的革命精神——洗礼之行      

在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和为人民服务讲台等革命旧址,现场教学课使学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博大精神和无穷力量。参观中,看着一件件革命旧物,听着一个个窑洞主人的生活和命运故事,我们常常热泪盈眶!特别是杨延虎教授和冯建玫教授的精彩演讲,向我们呈现了熟悉的英雄事迹,更令我感悟到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我们感慨老师的精彩演讲,更感到于革命烈士的延安精神。    

我们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险阻走向成功!    

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打动了每个人的心,使我们在党性修养、思想道德、精神感悟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洗礼和升华。难以忘却昨天,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三、践行延安精神——担当之约      

延安学习的过程是我们每位学员反思自身工作的机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是否是那万千共产主义者的一个?是否能向白求恩那样,抛弃优厚的生活条件,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努力到最后一刻?是否能向张思德那样,做着最渺小的工作,却还在用生命诉说着为共产主义奉献全部的故事?反思自己工作中是否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延安精神的学习需要“存于心践于行”,延安精神一直被我们的党和人民视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无论是今天,或者未来,我们都要继续坚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岗位无大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走上讲台更需要担当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工作何来轻薄?我需要不断以延安精神激励鞭策自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需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我要与“红领巾心向党”——将红色歌曲传唱,将革命故事宣讲,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必将推动伟大的事业。“建设幸福张店”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必定在“建设幸福张店”的事业中显现!    

 

 

 

版权所有 教育部延安大学基地   联系电话:0911-2331633   0911-2331648   0911-2331615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圣地路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