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3月初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及延安大学培训学院就成立了专门联合工作组,研究制定培训方案。期间,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专程来延安实地考察,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同延安大学培训学院共同研究课程设计,并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围绕“红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构建了以延安精神体悟以及乡村振兴实践这两大板块的课程内容。
在延安精神体悟方面,课程规划了延安时期的党史、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知青精神3大主题、8个模块的内容。党史学习包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等6处最有代表的革命纪念地,使学员直观地了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在枣园、南泥湾安排了《白求恩精神》《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2个精品现场教学,使学员更深刻地了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更真实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理论课程《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是让学员了解延安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能指引党和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方面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在梁家河教学点,让学员现实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延安时的艰苦,正是与底层农民的日夜相处,激发了他的为民情怀和实干担当。为了让学员有更丰富的体验,学院还设置了“重温入党誓词”的信念教学,观看《延安 延安》的情景教学环节。这一板块旨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上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而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的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的实践方面,学院选取了延安市的2个“千万工程”典型案例进行共同探讨。“赵家岸村农旅融合富民的基层实践”和“南沟村农村‘三变’改革兴业”,让学员能切实感受到,在党的政策领导下,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延安,这个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发生的真实蜕变。通过参观走访、围炉座谈等形式让学员同两地涉农干部、企业、农民进行充分交流,分享成功经验,碰撞出思想花火。这一板块的设计则旨在实践逻辑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